欢迎访问 通讯邮递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邮政资讯 > 正文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兼顾现实和未来

发布日期:2020-04-14    来源:    作者:   

编者按: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响应中央决策部署,推进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电子报特推出“推进数字基建·释放经济新动能”专栏,围绕5G、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撰写文章,从不同视角认识数字基础设施的内涵和意义,准确把握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建设重点和推进路径,并提出相关举措建议。本期为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的署名文章。

360截图20200413215510125.jpg

早在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塑造我国在数字时代的竞争优势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导,特别是近年来,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中,主要经济体都在大力推动物理空间的数字化。

数字基建中国具有独特优势

数字基础设施是在新一轮信息革命引领下,为公共治理、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平台设施。在数字经济时代之前,基础设施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但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是数字基础设施。

去年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反映了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进展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新生产要素的重要变化。

欧美也在大力投入数字基建。德国在强悍的制造业基础上,发展工业4.0;美国希望用卫星组下一代的互联网,如果实现,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覆盖地球上每一寸土地的基础设施。

在数字基建方面,中国有独特的优势。目前,中国已经是数据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欧美人还在用支票付水电费,中国人已经用手机去买茶叶蛋了。

未来,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工厂、每一条道路、每一个下水道都将实现数据化。此外,中国是仅有的同时具备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国家,还有数亿老百姓喜欢使用数字化应用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有机会走出一条独特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这次疫情让全社会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隐蔽性更强,因此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与2003年相比,我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为疫情期间经济社会生活的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健康码为例。2月11日,杭州推出全国首个健康码。不到一周时间,到2月17日,浙江全省各市健康码均已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健康码全覆盖的省份。随后,健康码向全国推广,成为疫情期间加强疫情科学防控、便利居民生产生活、推动有序复产复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浙江省每个城市的健康码系统几乎都在数十个小时内得到了解决。之所以如此迅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此前数字浙江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让浙江省13个地市的所有数据都能迅速打通;二是阿里云多年来积累的一整套开发平台与工具,比如模块化的开发工具,可以实现小时级别的应用上线。

而这两者背后,有一个公约数,就是云计算这个数字基础设施的大底。一方面,云计算打通了数据孤岛,形成了一体化的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云计算提供了全程在线的敏捷开发环境,使得健康码,以及此后的数字防疫系统的迅速上线成为可能。

疫情是社会环境的极端化,也是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最好检测。这次大考证明,未来,新一轮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对新兴领域的催生创造,都将与数字基础设施密不可分。

数字基建相比传统基建呈三大特点

数字基础设施,总体上可分成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平台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智能化。

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是支持数字时代技术底座。这些技术对于全社会具备通用技术服务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

必须提及的是,由于云计算的巨大规模效应,如今云已经成为了创新中心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大底。这包含多个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云已经超过IT基础设施的范畴,向上定义软件应用服务,向下定义芯片、服务器、网络等传统IT硬件。因此,它与其他技术聚合发展,产生聚变效应和辐射效应。

数字平台基础设施是数字商业、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务的基础设施,包括购物、出行、娱乐、家政、政务等各类数字平台。

产业数字化,以物流领域为例,阿里的菜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一产业新型基础设施的代表。菜鸟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强调在产业数字化里“叠加态”的意义,将数字技术与现有的实体基础设施叠加。

数字平台用于城市治理与服务,典型的代表是杭州的城市大脑。其借助新技术,提升城市的公共治理水平,给大众带去众多普惠服务,破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近日,杭州出台了《杭州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立法形式明确将城市大脑定义为数字杭州的基础设施:该条例所称城市大脑,是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撑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开放式智能运营平台,是数字杭州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应用工具。

物理基础设施智能化其核心是传统“铁公基”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与传统基础设施注重硬件开发不同,数字基础设施不仅要求软硬件的配合,更要求网络空间中的新旧基础设施与新旧技术的迭代。物理基础设施智能化就体现出这一特点,未来消费者和企业都可以通过一个智能的交通服务平台获得门到门的全链路交通服务,而不需要自己切换飞机、地铁、铁路的单独服务。

从以上三部分可以看到,数字基建和传统基建相比有三大特性。第一是专业性和平台化,第二是市场化和社会化,第三是创新性和生态性。它会在物理世界之上创造新价值网络和新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创造出新的物种和业态来。比如C2M就是一个基于数据要素创造的新价值网络,数字新基建不仅赋能供给侧与需求侧,还使得供需两侧可以形成双螺旋的持续互动,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的经济效率。

数字基建要有针对性布局

未来十年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安装期。

过去,中国是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的受益者。我们的传统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备,如果能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走在前面,不仅可以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变革,从而提升国家的总体竞争力。

同时,超前建设需要面向未来的长期策略。数字基建,必须兼顾现实和未来,各地不能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尤其是针对数字基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聚焦硬核技术,夯实研发基础。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必须聚焦硬核技术,夯实研发基础,基于原创技术建立一套技术体系。这既要推动产学研融合,也要关注龙头企业和产学研机构的融合。

第二,协同发展,关注内需。对于硬核技术来说,做芯片也好,做数据库也好,做操作系统也好,真正强大的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在未来十年,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用数字基础设施刺激内需,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增量。

第三,统筹布局,集中火力。要改变原有科研项目“撒胡椒面”的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统筹布局的顶层设计下,集中资源在可预期回报更高的领域,由此也可推动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

第四,注重跨界人才和新场景。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场景,最短的短板是跨界复合型的领军人才。数字基础设施需要丰富的应用场景,场景的丰富程度和应用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仅重视建设,还要重视运营和生态体系的维护。相应的,这一特点也对创新的软环境和相应的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全球视野和区域发展。基础设施的一大功能是互联互通,数字基础设施也可加强全球的互联互通,因此,发展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有必要把数字基础设施在区域协调发展,包括长三角、粤港澳地区,以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更早地去实践运用。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通讯邮递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通讯邮递调研网 txyd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6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19687 15311248146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邮箱:txyddywang@tom.com 客服QQ:871104617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